【胜诉故事】农田钢架房拆留起争议,冠领律师助老人获确认强拆行为违法判决
在湖南益阳某村,裴玉书(化名)老人的家旁有片空地。这片土地,像位沉默却贴心的老友,在漫长岁月里以不同模样守着老人:有时,它披上郁郁苍苍的竹衣,风过叶隙,以沙沙声回应老人的闲话絮语;有时,它又捧出辣椒的红、茄子的紫、黄瓜的绿,让挂满枝头的时令果蔬,在收获时节化作老人生活里最鲜活的点缀,岁岁年年,从未缺席。
2023年9月,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作物,老人心里盘算着搭建一处钢架板房作为看护设施——既能方便存放锄头、镰刀等农具,又能随时照看作物生长。他当时没多想,觉得在自家熟悉的土地上搭个简易棚子算不上什么大事,便没有去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
可这份为生活带来便利的临时建筑,却在不久后掀起了一场风波。2024年12月,镇里的工作人员来到这片空地,经过现场查看后认定,裴玉书搭建的钢架房属于未经合法批准的擅自建设,便作出了《违法建筑限期拆除通知书》,要求他在七日内自行拆除,否则镇政府将组织人员进行强制拆除。
老人拿到通知书后,心里满是不解和不服,他始终认为自己搭建的只是个用于看护作物的简易设施,并不是什么违法建筑。然而,不等老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明白、把自己的道理讲清楚,镇里的工作人员就先后三次上门,催告他尽快拆除钢架房。最后一次催告后的没几天,镇政府对这处钢架板房实施了强制拆除。老人既愤怒又无奈,他坚信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于是决定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随后,裴玉书经过多方打听,委托了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曹永生律师接受律所指派代理他提起了行政诉讼。
法庭上,镇政府的代表进行了答辩。他们称,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局出具的证明材料以及现场拍摄的照片来看,案涉钢架房所占用的土地已经被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范围,裴玉书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建设的这处建筑显然属于违法建筑,因此镇政府作出的限期拆除通知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
同时,镇政府的代表还声称,在实施强制拆除之前,他们已经依法履行了调查、告知、催告、公告等法定程序,整个拆除过程程序合法。
面对镇政府的辩解,冠领律师据理力争。冠领律师认为,镇政府依据《土地管理法》作出限期拆除通知,存在明显的法律适用错误问题。因为案涉钢架房位于村庄规划范围内,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应当由乡、镇人民政府依据《城乡规划法》来进行处理,而非适用《土地管理法》。
关于强制拆除行为,冠领律师进一步强调,镇政府的这一行为明显违反了法定程序。根据《行政强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机关在实施强制拆除前,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其中包括作出合法的责令限期拆除决定和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等关键环节。然而,在本案中,镇政府在实施强制拆除时,并未向法庭提供充分的证据证实其已经履行了这些关键程序。
2025年7月末,法院经过审理,作出了判决:确认镇政府实施的强制拆除钢架房的行为违法。
冠领提醒:在自家土地上进行建设时,不妨多一份谨慎,主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审批流程,按程序办事才能从源头避免纠纷。而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也要像裴玉书老人一样,勇敢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撰稿人:姚晓婷
审核主编:张冠彬
文章类型:原创B